5月7日下午,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工業互聯網分論壇上,啟動了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,工信部信軟司巡視員李穎和國家工信安全中心主任尹麗波主編的《虛實之間 工業互聯網平臺興起》的發布儀式,本書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了深入研究,調研了全球95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410個案例,集結了前線實踐者和觀察者的經驗,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戰略、技術、產業、應用、趨勢五個方面全面闡述。
一、戰略篇
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全球各國共同的戰略選擇。美、德、日、英、法等國紛紛推出新型工業戰略,從科技創新、標準制定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、工業安全等方面入手,爭奪制造業競爭新優勢。在我國,國家頂層設計、提前布局,各地貫徹落實、務實推動,在上下協調一致、諸方同心協力的作用下,產業凝聚力不斷提升。
二、技術篇
各方正在探索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融合技術體系,在IaaS、PaaS和SaaS層各有不同。邊緣計算、數字孿生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新技術與工業領域的實際需求相結合,在工業領域落地開花,為平臺注入了創新活力。
三、產業篇
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不斷涌現,制造企業、自動化企業、ICT企業、互聯網企業以及初創企業憑借各自已有優勢,突破原有組織界限,積極開展合作,通過強強聯合、兼并收購、垂直深耕、區域合作、開放社區等方式,投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熱潮。
四、應用篇
應用篇工業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獲得新競爭優勢的需求顯著。工業企業應用數據驅動的平臺化解決方案,形成三類主要應用場景和四類應用成效。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從簡單到復雜、從單環節到全流程、從企業內到多主體協作發展,探索部署價格更低廉、應用實效更顯著的應用模式。推動機械、電力、電子、交通設備制造等八個主要應用行業朝著數字化階段不斷邁進。
五、趨勢篇
工業數字化轉型將邁進全局變革階段,技術創新將同時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風險與回報,工業數據流通的產業體系正在萌芽,平臺治理將成為政府施策的重要考慮,人才培育體系也將趨向復雜化和多元化。
平臺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
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廣泛深度運用,以及新模式。新生態的不斷涌現,一個數字世界正處于加速構建過程中,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溝通現實和虛擬數字世界的橋梁。華辰智通多年以來一直致力工業設備的遠程監控和數據采集,在新技術新思想的影響下,我們積極探索和嘗試,依托十年來對工業設備寶貴經驗以及結合底層設備采集技術、云計算、大數據處理等技術,開創性發布思普云工業互聯網平臺,并迅速獲得客戶的認可,到目前為止已接入設備20多萬臺。
通用、低門檻
思普云是一個全行業、通用型、低門檻的
工業互聯網平臺,是華辰智通近十年的工控行業及工業信息化沉淀,十萬級設備物聯應用及50+定制化物聯網平臺開發經驗的成果孵化。
功能完善
監控大屏、GIS地圖、設備監控、實時數據及曲線、WEB組態、故障管理、工單管理、數據報表、遠程控制、遠程編程、角色管理、人員管理、設備管理、SIM卡管理、空間管理、移動端監控。